中國金融IC卡規范(PBOC3.0)主要內容介紹

一、中國金融IC卡規范發展歷程


金融IC卡是采用集成電路(IC)技術和金融行業標準,具有消費信貸、轉賬結算和現金存取等功能的金融支付工具。金融IC卡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法國問世以來,逐步被應用于社會經濟活動。我國金融IC卡工作起步較早,人民銀行于1997年制定并頒布了《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V1.0)--即PBOC1.0,并組織了聯合試點。PBOC1.0的頒布和實施標志著我國金融IC卡開始進入統一規范的時代,為建立全國統一的IC卡技術體系奠定了基礎。2005年3月,為應對國際EMV遷移,人民銀行頒布《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2005版)--即PBOC2.0。PBOC2.0規范從PBOC1.0的電子錢包/電子存折功能擴展到了借記/貸記應用,并初步明確了與應用無關的非接觸式發展技術路線,PBOC2.0的頒布為磁條卡平穩過渡到金融IC卡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也成為終端先行進行改造、做好受理準備的必要前提。2010年5月,根據寧波金融IC卡多應用試點的反饋情況,為進一步滿足社會大眾快速安全小額支付需求,人民銀行頒布實施PBOC2.0規范2010版,該版本的規范在完全符合原借記/貸記應用的基礎上,很好的支持了非接觸應用和小額支付應用。


二、PBOC3.0升級背景


2011年3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銀行卡芯片遷移工作,“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金融IC卡應用。金融IC卡應用推廣全面啟動以來,各項任務發展勢頭良好:ATM和POS等終端機具全部可以受理金融IC卡,截至2012年底全國累計發行金融IC卡已達1.26億張,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中應用得到快速推廣,基于金融IC卡的各種新應用、新需求不斷涌現。為全面支持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中的應用,適應當前金融IC卡多領域應用需求,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著手開展第三次PBOC規范升級工作。PBOC規范升級主要為滿足以下三個方面的需求。
一是行業拓展。適應公共服務領域對電子現金分時、分段計費支付方式、電子現金凍結等功能的行業需求,促進金融IC卡在高鐵、公交、地鐵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
二是創新支付。實現金融IC卡應用與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等創新型應用的整合,促進線下線上渠道融合。

三是跨境使用。滿足中國持卡人特別是在港澳地區使用金融IC卡進行電子現金支付的需求。


三、PBOC3.0主要內容


(一)PBOC2.0規范2010年版的主要內容
PBOC2.0規范2010年版包括13個部分,第1部分和第2部分定義的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應用是在PBOC1.0規范基礎上經過修訂完善而成,與第9部分電子錢包擴展應用一起構成了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應用規范;第3部分是主要依據ISO/IEC 7816標準,并參考了ISO 3166、ISO 639、ISO 9362、ISO 13616、ISO 7811、ISO/IEC 10373和ISO/IEC 8859等國際標準制定而成的接觸式接口,可與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或借記/貸記應用相結合,形成具有接觸式接口的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或借記/貸記應用產品;第4部分至第7部分構成了借記/貸記應用,該部分主要參照了EMV標準,并參考了ISO/IEC 7816、ISO 3166、ISO/IEC 639、ISO 4217、ISO 9564、ISO 8583、ISO 13491、ISO 8731、ISO 8732、ISO/IEC 9796、ISO/IEC 9797、ISO/IEC 10116和ISO/IEC 8859等國際標準制定而成;第8部分是NEQ采標ISO14443標準制定而成的非接觸式接口規范,該部分定義了與應用無關的非接觸式接口,可與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或借記/貸記應用相結合,形成具有非接觸式接口的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或借記/貸記應用產品;第10部分是參照《EMV通用個人化規范》制定而成,定義了借記/貸記應用個人化的過程以及數據格式和分組,規范了個人化過程;第11部分是在第8部分基礎上制定,詳細規定了非接觸式設備和非接觸式卡片之間無線通訊協議的有關要求;第12部分與第8部分及第11部分一起構成非接觸式應用,該部分主要定義了基于非接觸式接口的金融支付應用;第13部分與第4部分至第7部分一起構成基于借記/貸記的小額支付應用,主要定義了與小額支付有關的內容,即小額支付的技術實現與所支持的交易類型等。
(二)PBOC3.0升級的主要內容
PBOC3.0規范主要是在PBOC2.0規范2010年版的基礎上進行增補和修訂,如下圖所示。

圖1 2012年金融IC卡標準修訂內容
PBOC規范增補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為滿足金融IC卡在公交、地鐵、高鐵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需求,增補了非接觸式IC卡小額支付擴展應用規范;二是為解決中國持卡人在港澳地區使用金融IC卡進行支付的問題,增補了電子現金雙幣支付應用規范;三是為滿足金融IC卡在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等創新支付方式中的應用需求,完成線下線上渠道整合,增補了IC卡互聯網終端規范;四是為保證金融交易安全,增補了借記/貸記應用安全增強規范。

PBOC規范的修訂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刪除一些不再適用的內容,例如由于電子錢包/電子存折已處于退市階段,故在標準中刪除了電子錢包/電子存折應用及其擴展應用規范;二是根據當前先進技術的發展趨勢及主流標準的應用情況,對標準進行了補充完善,特別是與EMV、ISO等國際規范保持同步;三是針對目前新的業務需求進行完善,如小額快速支付等應用中對卡片記錄圈存日志和qPBOC交易日志的需求,在標準中增加圈存日志和qPBOC交易日志內容;四是根據在使用過程和檢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標準中一些兼容性問題進行明確,使標準更具有可操作性;五是對原標準中表述不清、不充足的內容進行明確,比如在終端規范中明確了終端應當終止及不應當終止交易的若干情況。


四、中國金融IC卡規范與其他規范的關系


中國金融IC卡規范作為銀行卡標準的核心規范,與銀行卡其他規范共同構建了較為完備的中國銀行卡標準體系架構,如下圖所示:

圖2 標準體系架構關系圖
PBOC規范在整個銀行卡標準體系架構中具有承上的作用。一是遵循了JR/T 0052《銀行卡卡片規范》,在PBOC規范第3部分中規定了接觸式芯片的模塊高度、觸點的尺寸和位置、觸點的分配等接觸式芯片卡的相關要求,并在PBOC規范第8部分中規定了非接觸式芯片卡的相關要求;二是遵循了GB/T 19584-2010《銀行卡磁條信息格式和使用規范》中銀行卡磁條的信息格式定義,在PBOC規范第5部分中定義了磁道相關的數據元。
PBOC規范在整個銀行卡標準體系架構中具有啟下的作用。

一是對金融IC卡檢測規范來說,PBOC規范為其提供了借記貸記應用卡片、終端和個人化等檢測案例的技術要求和測試依據,金融IC卡檢測規范應遵循PBOC規范;

二是對銀行卡受理終端規范來說,PBOC規范對受理終端提出了基礎的技術要求;

三是對銀行卡聯網聯合技術規范來說,PBOC規范為報文中23域(卡片序列號)和55域(基于PBOC借貸記標準的IC卡數據)定義了IC卡的基本信息數據元。
另外,PBOC規范作為中國金融行業銀行卡核心標準,其與其他行業卡標準如社會保障卡標準、居民健康卡標準在Level 1上是相互兼容的。從國際標準的發展情況來看,EMV標準是框架性的技術標準,各大銀行卡組織均以EMV標準為基礎,分別制定了各自的技術標準,并加以實施。《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也基于EMV的架構,定義了PBOC借記貸記應用。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